一部手机,电量充足,网络通畅,就足以让我们打发一天的时光,尽情沉浸在手机时代的缤纷世界里。这个信息资源无穷尽的手机网络世界,是设计师和开发者们在不停的探索中一路一步精心打造。如何进一步美化这个世界,优化用户体验?如何在手机有限的屏幕上呈现清晰的UI和UX?这里太多因素需要考虑,文本排版设计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将从文本排版设计角度出发,谈谈如何实现完美的手机UI界面。
国内一些设计师,或者开发人员,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文本排版设计的培训或学习。
1,什么是文本排版?
“文本排版,“又称“文字设计”,是一种涉及对字体、字号、缩进、行间距、字符间距进行设计、安排等方法来进行排版的一种工艺。在数码技术普及之前,文本排版是一项专业的工作,数码时代的来临使字体排印不像从前仅由排字印刷方面的技术工人完成,而更被图形艺术家、艺术指导、文书人员甚至儿童广泛使用。”
---维基百科
2,为什么文本版排版在手机端设计中很重要?
手机端设计比网页设计要求更精致细腻,这个方寸之间的屏幕上,每个元素的选择都更加谨慎,不仅美观,更要实用。用户对手机端文本排版设计的体验要求也更高,于设计师而言,让用户能满足于手机的文本排版设计是极具挑战性的。
想象一下,一个完全没有任何文字的手机网页是怎样的呢?不现实吧。同样,在手机界面上随意的放置文本元素,会有意义吗?能实现有效的UI和UX吗?虽然图片和视频极具动态也丰富多彩,但用户仍然需要通过文本获取信息。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文字本身也能传达其它元素无法传达的信息。优秀的手机排版设计,不会让用户产生视疲劳,而应该让用户能轻松获取信息,实现人机有效互动。
通常,文本排版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元素。另外,需谨记:手机设计日新月异,手机文本排版设计当然也在与时俱进。我们既要尊重现有规则,但也要保持创新和探索。
以iPhone的文本排版设计为例。在最新的iOS 11中,做出了以下更新:
1)增加文本大小和权重:提高可读性。
2)提供较大字号和标准动态尺寸字号,适用于具有辅助性功能需求的用户。
1. 字体
1)字体选择
字体选择常常被错误对待,要么直接忽视,要么简单地从字体库中任意挑选一款。实际上,不同类型的文本内容需要使用不同的字体,字体可以表达内心感觉和心理需求。试想,使用浓密生硬的字体在女性色彩的读物内容里,是不是显得格格不入?相反,你应该选择比较细腻和柔和的字体。生硬浓重的字体往往更具刚硬气质。
另一方面,过度花哨好看的字体在手机屏幕上可能很难辨认。手机端的UI要求简单而干净,使用同种风格的字体是保持界面清爽的关键。避免单调,您可以选择一种辅助字体与主要字体形成对比。这种情况下,界面的字体数量要控制在2到3种,多则混乱。
2)字体大小
手机屏幕有限,字体大小至关重要。如果你只是在手机屏幕上使用微小字体来解决,那就真是一个笑话了。虽然用户可以缩放文本来改变字体大小,从而提升可读性,但这绝不是设计师偷懒的借口。这多出的操作,本就违背用户体验。字体过小看不清,还会损伤用户的眼睛,花费更多的时间阅读;而较大的字体又会迅速吃掉屏幕,并破坏阅读连贯性。
那怎样是适当的字体尺寸?
对于iOS,使用至少11sp的字体大小,而对于Android,请选择14 sp为主文本。请注意,这是主文本通常使用的标准,不是强行的唯一标准。此外,在设计手机端字体大小时,需要留意设计字体大小要比常规、使用在桌面端的略大一些。
2. 间距
1) 行间距
行间距是一排文字和另一排文字之间的空间。手机屏幕较小,所以行间距通常比桌面版本小。设置行间距时,需要在手机端设置比桌面端小的值。过宽或过窄的行间距都会破坏手机UI界面,降低可读性。许多人认为,1.4em是标准的行间距,但在手机屏幕上,仍然有显得几分紧密,用户可能会感到文字仿佛在收紧。在设计上,标准的行间距应该是字体大小的120%。另外, 如果文本的长度越短,那么它对行间距宽度的要求也会降低。
2) 字间距
字间距是两个文字之间的间距。这是手机排版中的一个很小的因素,但值得关注。你可能会认为,在一个段落里,字距调整可能不是一个必要问题。但如果您足够细心,您可能会注意到,这通常出现在英文文本中,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之间的空间和两个小写字母之间的空间不尽相同。这会造成一定的视觉失调,破坏美感。
3) 全文本字间距
上面不是刚提了字距吗?这里是否重复了呢?当然不是,字距在两个文字间和全文本的字间距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概念。这两者往往可能会使设计师产生迷惑,但它们类似却不同。这里的字间距是所有字符和文本的字间距。有效的字间距会使文本更易读。通常,字体使用时可以适当调整页面字距,因此你不需要过多的关注。但如果你注意这一点,也许会对设计大有裨益。通常,大文本需要更少的字距,而稀疏的文本要求更宽的字距。
3. 行长
行长也是手机排版中的一个重要尺度要求。文本行的长度可能会影响整个排版。桌面屏幕的行长势必会超出手机屏幕边框。在手机排版中,每行上的字符数量,字体大小和行长度都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和牵制。合理的布局这些要素是可读性的关键。通常,一行保留30-40个字符数时比较合理的选择。
4. 留白
留白在设计中无处不在。留白可以带来自由和放松的感觉。手机排版留白主要包含:行间距,边距,段落空间。手机排版中的适当空间可以帮助用户更好阅读文本,提升界面美感。设计师可以考虑从页面10%到20%的范围开始留白。但不要留白区域太大,手机屏幕有限。
5. 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强调整个文本的关键元素,并能产生对比度。但手机排版中的层次结构比通常web界面层次简洁,通常Web界面拥有3个级别。而手机屏幕的空间有限,所以很多设计师只应用了2个层次:标题和文本主题。标题是抓住读者眼球,而文本传达可读性。保留标题和主题这两个结构层次,这也是手机设计的一个趋势。这可以使手机UI简洁,并保持对比度和层次感。
6. 对比度
在手机屏幕上,文本数量远远小于Web界面,于是同等设置的对比值,在手机界面上会放大。手机文本排版设计的对比度问题,最大的原则就是削弱对比。如果你在小屏幕上使用环境光度和短字体,不但没有帮到用户,还会让他们产生头疼晕眩的感觉。颜色选择对对比度影响很大,更糟的例子,红色文字与绿色背景。此外,字体大小也是对比度的一大考虑。当设置层次结构时,不要太过火,标题的字体大小不能太大于文本主体。最后,留白和文本部分也可以形成一种微弱的对比。
7. 功能性
保持平衡美观的UI是远远不够的,功能也是同等重要的。手机文本设计还要产生实际的作用,比如满足我们的一些操作,像购买产品,下订单或预订机票。文本需要清晰指示用户能做什?接下来可以做什么?确保用户可以轻松地执行操作。功能性文本需要突出,可点击的元素应该足够大,以便用户可以点击它们。
8. 对齐
通常,文本对齐方式有4种:左,右,中或两端对齐。哪一种在手机排版中更好?
关键是要保持舒适清晰的边距。左中右三种方式都可以保留边距,而两端对齐在左右两侧都没有边距。此外,两端对齐文本会导致不一致的字间距,最坏的情况还会导致一行中的几个单词紧紧凑在一起。对于文本主体而言,两端对齐是不明智的选择。
左侧对齐是其余3种对齐方式里的最佳选择。它可能产生右边缘边距,留下空间,左对齐可以使用户的目光从一行文字连贯到下一行文字,提供一个整齐的初始点。
然而,有些设计师认为混合对齐方式可以更好的实现和谐的UI。看上面的界面:
文本主体内容多,使用左侧对齐;而标题或短行文本,居中对齐也是很好的选择。
9. 字型和品牌
同一款app或系统,建议使用单个字型并演变几种不同字体变体和不同尺寸。混合几个不同的字型会使您的界面看起来分散和混乱。通常,品牌或应用程序拥有自己的预设字型。苹果使用San Francisco, 诺基亚使用Nokia Pure,Google Android使用Roboto。
苹果根据产品功能选择字体。例如, iOS 7使用了(Pro)Light,iOS 9使用SF-UI,而在iOS 10中,San Francisco的字体版本是SF UI Text 和 SF UI Display。
10. 文本样式
尽可能使用内置文本样式。内置的文字样式可让您以视觉上独特的方式表达内容,同时保持最佳的易读性。这些风格基于系统字体,并且你可以利用关键的排版功能,例如动态类型,可自动调整每种字体大小的字距和行距。
11. 响应式设计
手机设备有不同的尺寸。响应式设计也已经应用于手机设计。响应式排版成必将为这一趋势的重要因素。上述所有元素,任何错误使用可能会破坏整体手机UI设计。设计师需要考虑手机排版在不同设备上的外观。
12. 原型设计
文版排版设计在很多设计范围类都至关重要,原型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优秀的文本排版,能够和其他元素组件共同服务于干净的UI界面。但在原型设计中,文本不需要具备真正的意义。在 XCode 中调整代码,在 Sketch 中修改设计都太慢太麻烦了,不妨试试国内最优秀的原型设计工具Mockplus,Mockplus 自带了大量标准组件,你可以直接通过 Drag & Drop 的方式来快速布局你的页面,文本组件有单行文本和多行文本的组件,并可对其进行例如颜色,尺寸,对其方式,字体选择等各种属性设置,并且可以添加交互。新版本加入了文本数据填充功能,可对文本内容进行单个和批量填充,十分便捷。此外,你可以直接手机上直接查看,是否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以上就是涉及手机文本排版的主要内容。手机文本排版是保证手机页面可读性的关键,如果用户在你的手机界面因为差强人意的可读性而使全部的设计付之一炬,实在是非常可惜的。要想设计出完美的手机端文本排版,利用现有规则是不错的选择,但不要忘记新的关注新趋势,文本排版设计在2018年肯定会获得更多的关注。设计师斯蒂芬· 佩里曾经声称2017年文本排版设计将风格将会是bold typography,的确如此。在2018年,Minimalistic或许会席卷而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