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o:在设计中自得其乐

摹客团队
2021-07-23
105241
5 min read

在摹客日常的工作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同事的辛勤付出,也看到了大家的团结一致和坚持不懈。每一次版本更新后收获的如潮好评,是对我们最佳的肯定与褒奖,相信我们每个摹客人都会引以为豪!本期的采访对象,是我们摹客团队的设计主管,也是我们摹客出了名的段子手——Nero。

『关于设计』

大家都很好奇设计师的日常是怎样的,可以给大家讲讲吗?

相比那些自媒体笔下日理万机的“大狮”们,我应该平淡多了吧(笑):早上提前一点到公司并准备晨会,然后梳理当日工作重点,制定简单计划表,之后根据项目进展组织自己的工作。除了日常的业务设计,还会客串一些内容产出工作,并且关照好团队中的其他设计师。

在UI / UX的实际工作中,相比起真正操作软件去“画”图,思考和沟通其实才是最占据时间的。比如每一项设计需求的洞察到落地,更多的是依赖深度的思考;而推进项目顺利进行,保证设计还原度等方面则更考验沟通的能力。总之,围绕着产出更好的体验,设计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远不止是画图这么简单。

工作之余,我会利用各种碎片时间保持对设计趋势和概念的敏感度。我平时会看一些自己精挑的公众号 + 海外设计网站。

你是如何保持对设计或创作热情的动力的?会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吗?

我觉得创作都需要自得其乐才能坚持。比如很多设计师喜欢把设计稿包装后发布到各种大型UI媒体上,体会那种成就感。我个人则更偏好写作,将创作过程沉淀成下来,逐渐形成知识库。

做用户体验设计,一定是需要仔细观察,思考生活的。设计源于生活,又回到

生活的案例很多,UI中常用的卡片、渐变、标签这样的设计元素都是从生活中的实物影响而来,更不要说现在流行的轻质感和拟态风格了。

到目前为止你最满意自己的哪一份作品,能不能给大家展示一下?

回想起来也不太能找到一个“最满意”的作品。由于职业路径的关系,我的作品大多有 B 端的烙印,往往在经过多方平衡后都做出过一些视觉让步,所以现在看起来更有种“哇!这些设计都好一般啊!”的感觉。

比较满意的作品,大概就是我们摹客的产品界面设计了,欢迎各位大佬体验,也欢迎大家拍砖。

『关于成长』

在设计过程中是否会遇到瓶颈呢?你又是如何克服的?

大部分设计师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吧。瓶颈的实质在于技能或者知识的储备无法得到持续的增长。我觉得可以在“新”和“旧”两个方面下手:“新”是指的积极吸收前沿技术、流行趋势,甚至要有勇气学习跨专业的技能,改变自己的作业方式。比如逼迫自己采用 2.5d 风格完成新 banner,或者用没用过的设计软件完成一次网页设计。“旧”是指温故而知新,我时常会去温习一些平面构成的经典书籍,这些旧东西中间往往蕴含了解答你“长久疑惑”的答案。

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勤练手,“不过手”知识转化率是非常低的。这也是很多人觉得自己看得很多,买的课还很贵,依然进步平平的原因。

你是怎样进行自我提升的?就目前几年内你又给自己订立了怎样的目标?

基本只能依靠自学,学习资料一般来源于网课和书籍。总体还是希望涉及用户体验的更多方面,真正能创造更优质的体验,而不只是做一名熟练的人机界面设计师。

『关于摹客』

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你会怎样评价摹客这款产品?

摹客其实对设计软件进行了价值链的巨大延伸(我可以这样讲话不?笑)。

首先,作为一款国内 Saas 软件,网速体验比起国外的 zeplin、invision 之类好太多太多。

实际设计中,尤其是使用 PS 这类偏平面排版的设计工具时,将设计稿上传到摹客协作可以轻松享受:画板+逻辑线,交互制作,演示,评论审阅,标注切图,任务管理这些纯粹使用 PS 时“想都不敢想”的专业功能。即使是使用 Sketch 进行设计,也要借助多款插件或者相关软件才能实现全部这些功能,而一个协作平台把这些全都给你准备好了。

摹客一站式解决了 UED 设计中的全流程的问题,功能很强大,未来还具备很宽广的发展空间。

目前对摹客的发展有什么期待吗?

作为一名 UI 设计师,当然是希望能尽快进行一次 UI 升级,让更多用户能体验到摹客的强大(摹客强大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来到摹客以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我之前的设计多数都面向企业客户,相对比较严肃。来到摹客之后能听到很多真实的 C 端用户的心声,还可以启用一些情感化更强,风格更年轻的的设计理念,感觉很棒。

『不止于设计』

除了工作以外你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兴趣爱好呢?

很想自驾游,不过总是没有空(笑)。运动比较喜欢乒乓球和游泳。外出喜欢逛杂货、书店(不过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书籍都是看的电子版)。偶尔瞎折腾摄影和川菜。

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你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真实情况下的我更接近一名佛系设计师。我总是喜欢用解决问题来形容设计师的工作,美术只是众多问题中不太难但最容易被人看见的那一个而已。更多时候都是在各种需求之间痛苦地取舍,权衡…… 设计师不逼自己肯定不行,对质量的要求是不能降低的,太逼自己又难免陷入纠结症的深坑……这时候,就需要适当的云淡风轻——设计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它能解决的部分,就是它精彩、令人着迷的部分。

预约演示
电话咨询
咨询热线

工作时间:9:00-22:00

191 3067 1449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