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参加设计评审的时候,方案基本被推翻了重来,这应该有很多设计师都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评审时因为不同的审美和喜好,以及站的立场不同,基本开完几次就跟着跑偏了,更有一段时间每次评审,跟我纠结的永远都是字段哪里要改,我改APP里的字段改了一周(你能信?)
于是我很认真的跟几个前辈讨论了一下,要如何改变目前这样的情况,他们给了一些建议,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我们公司其他请去参加评审会的同事眼中,设计评审的意义就是看看现有的设计是否为大家接受,给设计挑挑毛病。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
不仅是因为设计本身就比较主观,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而且评审也不是为了让大家就过去看好不好看,炫酷不炫酷而已(设计B端APP的我,每次都被吐槽设计的不够炸裂)。设计评审的真正价值在于:确认当前设计思路是否能够实现产品目标,是否偏离;来自不同专业角度的反馈可以给设计师提供新的视野,发现更多更优的设计思路。
最后的结果也只是为了让设计师能够顺利的找到产品目标,在跑偏的路上及时调方向,提前找到问题并且解决,减少损失。(小声BB:而不是越跑越偏)
之前设计一款APP,是内嵌在一个大的框架里面的,里面至少包含了6种产品,但是因为新来的领导喜欢红色,于是一个评审结束之后,6个产品的设计师全部回去加班加点的改颜色和布局,这个还是说明了很多关于颜色和交互的建议,大家都还是考虑的自己的个人喜好和审美,无法更贴合的。
设计师当然是要追求细节的完美,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总遇到的问题是,说我的文字写的不对比如说前段时间设计的B端的表单,就表单里面的文字内容,讨论了一个半小时,最后记录下来的修改内容都是文字修改,并没有对我的方案和思路给与更好的建议。
就上个月对于最近设计的某一个功能进行评审,大领导提出了很多的修改意见,都让我在怀疑人生,比如公司的logo要放在界面顶部、实现手机端的路径标题(类似网页面包屑那种)、列表压缩告诉保证所有内容一整屏内展示,图表内容要考虑到几百个数据的时候。。。。
开完会整理意见的我,严重怀疑狗生,真的太南了~
一般来说提出需求的是产品经理或者业务,设计师针对这些需求进行界面设计,所以产品经理或者业务才是对设计稿最关注的人,那么我们就能在评审会之前跟产品经理或者业务沟通设计稿,除了发现设计思路是否有错误,也能更多了解需求背后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让自己考虑的更加全面。
把评审节奏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根据我们制定的评审顺序进行,能够更好的阐述我们的设计稿。
首先说明我们的设计思路,这个可以提高大家对设计稿的了解,同时避免一些比较不错的设计点一起被优化掉。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是“这样设计好看”、“提高用户体验”这些是不能算设计思路的,因为理由太主观无法说服大家。
好的设计思路是需要一些客观的内容,感性(审美)结合理性(分析+理论)想出的最佳方案,这里推荐大家一个双钻模型,如下图所示:
大厂发布的一些设计优化文章都是按照这个模型来进行阐述的,上图中的内容并非每一项都是要设计师亲力亲为的,在复杂项目的实践中既不现实也不需要,只是说大家在梳理思路的时候,可以参考其中的某些内容,让执行的时候有理有据。
这个part要保证上面第一部分执行的比较好,因为你只有足够了解需求,才能够提前想好别人会问的问题有哪些,同时自己的回答以及在界面里是如何体现的。
或者你也可以整理一些评审时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些问题,记录下来,在自己设计的时候多看看这些问题,提前考虑解决方案。
下面我整理的常被问到的一些问题,
我之前参加评审会就知道傻乎乎的带着我的设计稿,前期做了一些研究或者资料,但是因为没有准备,导致回答一些质疑的问题是磕磕绊绊,没办法佐证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改特改。
所以建议大家在做第二个部分时,将设计思路是如何得来的,结合上面提到的双钻模型,比如:分析的竞品有哪些、如何选择的配色、面对的问题都有什么、解决方案有几种,分别可行性有多少等等,这些信息在找的时候就记得留好,在评审之前整理一下,至少让我们说话都硬气一点~
做好上面这些,我们就可以雄赳赳气昂昂的去开评审会了,但是作为设计师,我们要明白设计评审可以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在评审过程中要引导大家去寻找更优设计思路以及方向,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这才是评审的意义。
但是设计师如果要想主导设计评审,同时避免我之前遇到的奇葩修改意见,就需要在评审前对每个环节都有充分准备,做好这些除了能让设计师在项目组中更有话语权,也能更好的推动设计评审高效进行。